close

Ms. Lam演講:教育如何在孩子身上發揮作用
台北蒙特梭利幼稚園(Ms. Lam School)寫於 2011年12月5日 18:24

  有時我會聽到家長問老師:「孩子今天飯吃了多少?」「為什麼他今天回家不高興?」或跟老師抱怨:「我的孩子昨天屁股沒擦乾淨。」我不禁要問:您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?家長每天關心的瑣碎問題對孩子來說是「短視」的,但蒙特梭利教育給老師的目標是:幫助孩子融入社會,成為一個健全、有用的世界公民。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孩子成為一個“future man”,所以我們看孩子會看得很遠。孩子剛進班的時候,我們面對他急需解決的問題─哭、適應、吃飯、教室規範、行為問題,這是老師都要幫助孩子學習面對的,只要家長不把議題放大,其實都只是時間問題,眼前看到的只是過渡時期而已,我們對孩子的規畫是長遠的。

  2009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針對3000位社會上能創新且經營管理能力強的高階層人士進行深入訪談,發現他們都是有遠見的人,並且普遍有五個共同的人格特質:1. 可以將不同事件,看起來無關的問題,全部連貫起來。2. 愛問問題,問到令人厭煩。3. 愛廣泛探索,嘗試各種的可能性。4. 卓越的預設能力,可根據一點點的事實,想到很遠的、未曾發生過的事。5. 對人與環境的觀察力很透澈,知道每個人的特色,對人的同理心─第七感強烈,善於用人達到他的夢想。

      這樣的人常天馬行空,把事物「拆開、分析、再組合」的熱忱無限,讓人覺得不切實際,但執行事情卻超實際;感覺他們問的問題都不連貫,但他們自然能串連出意想不到的答案;感覺他們不容易親近,但事實上他們EQ很好,善於與人合作,達成看似無法成功的目標。

      這五種特質我們都能在孩子身上發現,但為什麼逐漸消失了呢?該如何涵養這些特質呢?

 

  現代的儀器已經能測出人類的思考模式與大腦的關係,而蒙特梭利那個年代只是發現頭腦裡有大腦、小腦…等器官與其基本的功能。蒙特梭利博士透過40年來不停的用心觀察孩子,她瞭解孩子的學習模式,知道孩子的潛能與本能是如何建構的,但她一定完全沒有想到,幾十年以後,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會慢慢消失的原因,是來自於家長過度的呵護與物質無限的滿足。

  一歲以前的小孩,他從翻身、爬、扶著走、到走,他用到的神經是遍佈全身、全腦的,幾乎所有的腦神經都被喚醒了。但很多媽媽覺得孩子翻身好辛苦喔,就幫他一下─假如孩子沒有經歷過掙扎的爬、掙扎的翻身,他少用了某部份的神經,那部份的神經就失去了被喚醒的機會。那些被開發過的神經,雖然會再次沈睡,何時會再用到它呢?在要跌倒的時候、需要緊急救自己的時候,這些神經會再度被喚醒。可是如果神經從來沒被開發過,遇到狀況是無法及時甦醒的。孩子沒被摔過、撞過、努力自己爬起來過,他的運動神經開發就不完整,所以你們今天常聽到感統問題的孩子。

      有些家長說,那麼急做什麼,長大了這些都會,對,大了都會,可是用到的是不同的神經系統。為什麼有些孩子跌倒,會受很嚴重的傷?因為他的手可能沒有下意識的想撐住身體;他的腳沒有及時移動來穩住自己。過度保護的孩子才會感統出問題。

我們再回去談教育該如何在孩子身上發揮作用。

 

 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的工作「項目」。為什麼這個孩子已經做拼音了,我的孩子還不行?可以多教我的孩子一些數學工作嗎?事實上,孩子工作項目多寡跟未來的成就沒有關係,IQ對未來發展的意義也不大。教育不是老師不停的教,孩子被動接受,孩子要能自我管理、自我啟發、對自己負責,教育應該是幫助孩子 intelligence的發展,要涵養孩子七大基本生存能力 (survival intelligence) :

 

一、Crystallize Intelligence與Fluid Intelligence

  最近這5年,腦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,帶動教育與腦科學間的連結,才發現原來有100年以上歷史的蒙特梭利教育,卻能與現代的腦神經科學相呼應。

  Crystal intelligence是記憶力,孩子得到知識,會在腦中形成一個「點」,您跟2歲半的孩子說,這是「阿公」、「阿嬤」,他得到的是一個個的「點」,它們之間是沒有連貫關係的,您跟他說這是媽媽的媽媽、爸爸的爸爸,您想把這些詞都串起來解釋給他聽,他得到的還是一個個的點,他也許會敘述,您以為他懂了,但真正它們之間的「關係」他是不懂的。

  曾經有一次美國的trainer來台做我們的班級評量,一些大班的孩子看到他,叫他「孔子」,他來問我“Who is ‘孔子’?”原來那陣子正好過教師節,老師曾經跟孩子介紹,孔子是老師的老師的老師的老師。然後我又說:「今天老師的老師來看你們工作。」真是太好笑了,原來大班生都不一定真正懂,因為他們還沒有時間的概念。他們所得到的知識就是一個「點」。那些字卡、背九九法表…那些東西,是一個個的「點」,沒有意義,您可能很佩服孩子的記憶力怎麼那麼好,但那些東西一陣子沒碰就忘光光,尤其在11歲青春期的時候,人腦會有一次的大整理,沒有生命意義的事情會全部被刪掉,留下的是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,例如:被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、收到特別的禮物,這些「感覺」不會被忘記。

  Fluid intelligence是一種「及時應變、及時變通的能力」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孩子每天在學校做一個工作,他就得到了一個 crystallization,孩子不斷重覆的工作,連結他的crystal intelligence,成為fluid intelligence,所以不要再問老師今天為孩子示範了什麼工作?陪了孩子多久?老師的教導只是種了一個crystal intelligence,孩子自己開始工作,才是學習的開始,開始把他的crystal intelligence轉換成為一種fluid intelligence。

  孩子在學校受教育的目的,在於累積經驗,幫助大腦中的神經做連結。在教室一次次的工作是在幫助孩子的神經建構的更緊、更粗,像在畫地圖一樣,孩子遇到事情時,腦中的地圖開始運轉,開始搜尋之前的經驗。如果孩子這個玩玩、那個玩玩,腦中的點與點的連接是很鬆散的,過於細微的神經很容易就消失、散掉了。

  舉個例子,讓您更瞭解fluid intelligence。劉家昌以前年經的時候去餐廳吃飯,沒有錢付帳,他打電話給朋友說:來幫我付帳,我馬上就寫兩首歌給你!他在音樂上的努力讓他已經有即時創作、即時應變的能力,這就是fluid intelligence。如果您學過烹飪的話,您剛開始一定很依賴食譜,食譜寫的東西會全部採買回來照做,但等到您很會煮的時候,冰箱有什麼,馬上就可以變出一道美味的菜,此時您已經把之前在食譜裡帶給你的許多crystal intelligence,轉變成fluid intelligence。

 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變通、應變的能力,但父母大多把孩子可以發揮的時機給錯過了,因為父母總是為孩子做太多,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機會,使孩子得到的只是crystal intelligence,而父母通常著重的也是crystal intelligence,因為crystallize的成果較容易展現出來。

  要從crystal intelligence轉變為fluid intelligence需要將同一工作重覆做很多次,而且有時您會覺得孩子在「亂做」,事實上他們可能是在探索、試驗。蒙特梭利老師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,是「介入或不介入」孩子工作或「介入的時間點」在哪裡,也許今天您回去也會開始想這個問題:孩子在做某件事的時候,倒底該不該介入或幫忙?

 

二、自律 (self-control)

      自律是靠後天培養的,絕不是孩子大了就會自然產生。自制力 (delay gratification) 的練習進行愈多,自我控制的能力愈好。練習要在孩子精神狀況好的時候,要訣是延遲或取消孩子享樂的權利,例如:媽媽說「沒有」就是「沒有」;等到媽媽說可以吃點心時,才可以吃…等,延後孩子滿足的時間,讓他們學會「等待」。

有大量的研究證明「自律」會影響未來的成就,2到4歲的自律練習已能影響孩子一生的人格。一個從孩子們4歲追蹤到30歲的個別研究指出,人們兒時若能有 15分鐘的延遲滿足,長大能上美國好的大學的機率就比兒時低自制力的人高出非常多(美國聯考分數SAT平均多210分)。

對於孩子無理取鬧,父母該怎麼面對?很多人認為說「NO」很難,所以總是說「Yes!」,因此有句名言:「不負責任的父母總是說『Yes』,因為說『No』太困難了。」

  前陣子我出國,回國時買了一些小書籤,我給了大孫女兒和二孫女兒,因為她們都開始看書了,第三個孫女兒剛滿2歲,就伸手要:「那我的呢?」我從不覺得回國一定要買禮物給每一個人,雖然我買了很多書籤,但我回答她說:「妳沒有,妳還小,用不到。」事實上我是故意講給那兩個大的孩子聽的,老么根本搞不懂。那時剛好在吃飯,2歲的老么知道她沒有書籤,飯也不吃,開始發脾氣,我就請她離開。她回房間發完脾氣後,又回來吃飯,開開心心的,一點事也沒有。這件事情,我是想教那兩個較大的孫女兒,東西是需要才擁有,不是想要就有;對小孫女兒而言,這就是「沒有就沒有,鬧也沒有用」。

 

三、創造力 (Creativity)

  創造力來自於舊經驗的累積與新經驗的連結,舊經驗是創造力的基礎。很多家長認為創造力可以經由某種課程培養出來,其實不然。創造力是來自實際的生活經驗,經驗愈豐富,創造力愈高。如果您的孩子沒辦法送到蒙特梭利學校來,建議您的孩子從小就讓他跟您一起學習烹飪,烹飪能悟出的道理太多了,有數學觀念、邏輯觀念、化學觀念…等。曾經有家長跟我反應,我的孩子是男生,有必要做縫工或刷桌子嗎?事實上我們看重的是事情背後真正的意義。

 我們有時經過幼幼班,會看到孩子拿很大很粗的針在做縫工,你會覺得他每一針好像都要刺到眼睛了,實際上他不會,而且他會經過一次次的練習,慢慢去改變他的動作,讓整個過程更順暢。這是無法用口語去教的,這是肌肉、大腦的自我建構。蒙特梭利教育強調要幫助孩子「自我建構」,轉換成腦科學的語言叫 ”wiring”或 ”mapping”。

    有時你在觀察教室時,會發現孩子可以將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,合在一起做;或者他們在做數學工作時,會藉由他們獨特的分工方式,完成複雜的計算,並得到正確的答案!我們不需要去探究孩子們怎麼做到的─像我剛提到的「從不實際的天馬行空想法,到最實際的執行」,孩子的頭腦裡像裝了一台攝影機,每天把生活經驗錄製下來,累積在頭腦裡,再慢慢的串連出不同的想法。創造力就來自於累積下來的舊經驗。

 

四、探索 (Desire to explore)

  孩子非常愛探索這個世界。有些孩子這邊看看、那邊看看,什麼都不敢碰,家長會說:我的孩子很保守、是完美主義者、自我要求很高,沒有把握不會出手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那樣的孩子是不敢冒險。有研究指出,「IQ不高但敢冒險的人」將來在創造力的表現上,相較於「IQ高但不敢冒險的人」,亮眼3倍!

  探索是孩子用一個感官、二個感官、多個感官來「統整」接觸到的環境,是有意義的,不是這個玩一下、那個玩一下。探索是有延續性、進入生命去發覺其中的奧妙,透過「觀察、嘗試、衡量、修正、預設」,把所知道、發現的事情,變成一個資料庫儲存起來。多次的經驗後,孩子會產生Fluid Intelligence。

 

五、溝通能力 (Verbal communication)

  家長跟孩子常會有一種溝通模式「你今天開不開心?」「開心」「這裡好不好玩?」「好玩」「你今天乖不乖?」「乖」「這東西好不好吃?」「好吃」,孩子的反應像一種反射動作,沒有透過大腦思考,對他沒有幫助,反而讓孩子的「自我 (ego)」變得很大。「自我」養大了,別人就容不下了,只想著「自己快不快樂?」「自己喜不喜歡?」「我想這樣…」「我不想要…」然而,所謂的溝通,是孩子的生活經驗已經很豐富,孩子對環境的探索很深層,由內而外展現出來的能力。

  蒙特梭利教室提供孩子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去探索,增加生活經驗,而且減少成人不必要的介入,使孩子能有一個完整的探索周期,讓孩子的內心產生「內在的語言」。豐富孩子的生活不是每天帶他到不同的地方玩、上課,而是給他很多的時間去消化他所學習、接觸到的東西,將外在環境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思考、語言。

  孩子有內涵才有溝通的能力,語文的底子不在於學習幾種語言,語言最重要的是表達心裡想講的話,所以「母語」是基礎,等母語札實了,可以正確描述自己的需求後,就可以給孩子第二語言。家長在家裡要避免跟孩子講兒語,以正常成人間的方式跟孩子對話,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聽的懂,用正確的語法溝通,他會有能力抓住您講話的神情、語調、情境,進行語文的「解碼」。

 

六、解碼能力 (Decod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;EQ)

  「解碼」是大腦很重要的語文工作,孩子在這方面尤其厲害,孩子最會看人的臉色,還會運用一些技巧,例如:孩子剛入學前幾天常會與父母有一段分離焦慮,剛開始是「陌生期」,接著是「掌控期」,此時最會運用情緒來拌住家長,再來是「自我控制期」。

  想增進孩子的語文「解碼」能力,先要給孩子一個真實的生活,跟孩子講話不需要永遠同一表情、永遠輕聲細語,您當下是什麼樣的心情,可以表現在臉上,讓他聽話的同時,感受到您的內心情緒。您不可能每天心情都很好,夫妻之間也難免有口角,不要怕讓孩子看到爸媽吵架,孩子需要看到人與人之間「如何拌嘴、如何妥協、如何讓步、如何和好」的整個過程。孩子需要看到您如何跟您的長輩講話,如何對幫傭講話,如何對朋友講話。

  孩子需要看到人性真實的一面!孩子如果永遠在一個和藹可親的環境下,他就少了這方面的刺激。您不需要隨時都親聲細語的說:「請你坐下」、「請你過來」、「請吃飯」、「請你吃快一點」…如果您不會對其他人講這樣的話,就請不要對他這樣講。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是要有意義的,被濫用的結果,是失去了它們原有的意義。

      孩子5-7個月,是語文的解碼能力最強的時期,孩子會讀成人的表情,讀沒有口語的肢體動作;在4歲以前,孩子會運用各種方式來掌控你,他知道他可以;到了 5-6歲,他不用看你的臉色了,他的「我」已經養的太大了,他就不再需要用他的本能─「同理心」來對待別人。

  「同理心」是要被發展的,剛我提到3000位成功人士,他們可以掌控人、他們會用人,是因為他的同理心,他可以瞭解別人的心境,這是需要不斷培養的能力。若是小時候就把孩子的「自我」培養的太大,等到他5-6歲以後,他只想到他自己,不如意時就發脾氣,不在乎別人,先天的高EQ被養成低EQ。有的孩子先天低EQ,但只要做對了,他們也會是個高EQ的人。

 

七、預設能力 (Theory of mind)

  人每一天都在假設,這是一個心智能力,孩子一出生就有假設的能力,例如:嬰兒一聽到聲音會開始哭,他就是假設有人來了,希望有人來抱他;10個月大的嬰兒喜歡把東西丟到地上,你撿給他,他再丟,他會預期你再撿給他。當生活經驗愈豐富,預設會愈來愈精準。

  孩子對於工作也會有預設的想法。4至5歲才進入蒙特梭利的孩子,他原本的工作經驗不足,在還沒有正常化以前,他們對於工作會不敢做、不想做,會預設這些工作不好玩,此時老師只能指定他現在要做什麼。他有了經驗之後,他會從工作中找到樂趣,在重覆工作中體會裡面深刻的內涵,進而瞭解自己,產生自信心。自信心不是指「我會這個」、「我要那個」,孩子很會表演、表現,是因為家長喜歡這樣,孩子就會預設他這樣的做法,爸媽會喜歡,於是他會發展這一套來掌握父母、掌握環境。

  「說謊」是孩子預設能力的展現,實際上他不是想說謊,他只是在發揮他的預設能力。有一次宴會,我媳婦對她二女兒(安安)說:「等一下妳只能喝白開水或牛奶。」安安說:「好。」過沒多久,安安跑去倒可樂,她媽媽雖然看到,但假裝沒看到。後來安安身上起了紅疹,媽媽問:「你剛是不是喝了什麼不該喝的?」安安說:「沒有啊。」媽媽:「真的?」安安:「我好像喝了咖啡色的水。」回家後,她姐問她,妳身上怎麼紅紅的?安安說:「我剛喝可樂啦!」孩子都很清楚狀況,她假設媽媽不知道,但為什麼媽媽不拆穿?如果您一直拆穿孩子的謊言,孩子只會對您愈來愈設防。孩子的預設能力失去了正面的發展,而走向偏差的學習。

  孩子會預設你的想法,你也會預設他的想法,如果你處理事情的標準不一,會隨著心情轉變,而讓他無法預設的話,他可能也會不按排理出牌。如果每次孩子哭鬧,家長就妥協的話,孩子會一直哭鬧下去,不會有其他的想法,因為他太瞭解你了,他用的方式也就一成不變。

我們當然希望孩子的預設能力愈來愈成熟,希望自己預期的狀況跟實際的狀況能夠愈來愈接近,如果孩子一直無法預設或無法變通,他對「人」的掌握就不用高EQ,而使用低EQ。所以看待孩子要用「發展」的眼光,不要用「成人」的眼光,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說謊,處理得當,它自然消失,並沒有那麼嚴重,只是一個「預設」的成長過渡期,過度處理或處理不當,只會使說謊轉變成嚴重的行為問題。

 

  以上我所提到的7個方面,個個是孩子的生存之道,是與生俱來的本能,蒙特梭利的教育是幫助這些本能發揚光大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對learn這件事情沒有興趣,它感興趣的是survive─生存之道,所以有句話我特別拿來做為今天演講最後的分享“We do not survive so that we can learn, we learn so that we can survive.”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而生存,我們學習是因為我們要生存。

* 參考書目:

1. The Whole Brain Child By Daniel J.Siegel

2. Mind Sight: The new Science By Daniel J.Siegel

3. 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By John Medina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laire1SBL 的頭像
    Claire1SBL

    Claire1SBL的部落格

    Claire1SB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